说实话,在这个直播间里蹲了一周多,我对自己的艺术水平又重新燃起了希望。特别是其中几位专家对于安迪的解读,让我印象深刻。

一提起安迪·沃霍尔你会想到什么?

▲《自画像》 安迪·沃霍尔 1978

安迪·沃霍尔美术馆藏

是坎贝尔汤罐头?

▲《金宝汤罐头》安迪·沃霍尔

可乐瓶?

▲《可口可乐》安迪·沃霍尔

还是玛丽莲梦露?

▲《玛丽莲梦露》安迪·沃霍尔

作为20世纪最著名的波普艺术家,他最擅长的就是把这些大家早已熟知的形象变成了一个个货架上的商品,整齐地复制、排列、印刷。

但是坦白讲,我们看过那么多的解读,那么多的分析,是不是心中还是有一个挥之不去的疑问,那就是:这种把一个形象不断复制的行为,真的能被称为一种艺术吗?

面对这个问题,直播嘉宾、北京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教授戴锦华老师给我们的答案是——安迪·沃霍尔的复制,实际上印证了一个时代的到来。

▲戴锦华老师解读安迪沃霍尔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他敏锐地捕捉到了时代的变化,又用他的作品赤裸裸地反映了时代的真相。

那是个疯狂的时代。在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之下,20世纪中期的美国迎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史无前例的消费主义浪潮到来了。

人们的物质生活突然变得极度丰富。商场里,那些批量生产出来的商品,在货架上整整齐齐地排成壮观的队伍,不遗余力地用它们鲜艳的色彩抢夺着人们的注意。

商品,忽然悄无声息地占据了人们的生活。

面对这个现象,戴锦华老师给出的定义是:

“这是一个“媚俗”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一个东西只要足够有噱头,只要足够吸引眼球,只要能够赢得消费者的欢心,那么它就是对的,就是好的。哪怕这个东西本身空洞无味,毫无含义。

▲安迪·沃霍尔展览直播现场

那身处在这样的时代里,安迪·沃霍尔做了什么呢?

他如法炮制——既然消费主义热衷于量产和复制,那他就在艺术里重现这种复制。

美元、罐头、可乐瓶,他让我们在看这些作品的时候就像是在逛超市一样,不需要思考,也不需要升华。

▲安迪·沃霍尔展览直播现场

借用戴锦华老师在直播一开始的话:

“安迪·沃霍尔用作品、生命的故事和个人形象构成了揭秘曝光的时刻。”

揭秘、曝光。安迪·沃霍尔就是要用这种赤裸裸的方式,把最真实的时代面貌怼到每一个观众的面前:瞧,这就是我们的生活!

这是戴锦华老师眼中的安迪·沃霍尔,他叩访了“当代艺术开启的时刻”,用自己的方式,见证了一场时代的变革。

而在来自东北的艺术家王拓和作家双雪涛的眼中,安迪沃霍尔的这种复制,其实是一种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的超前。

▲双雪涛(左) 王拓(右)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洞察力,本身就不是一个简单的能力。

在直播间里,王拓分享了一次下雨的经历:

“下雨天,当我开车回家时,觉得雨慢慢变小了,但其实发现我只是从下雨区开到了无雨区而已。”

对于生活中所谓的变化,身处其中的人其实是不大容易感知到的。

但是在那个人人为消费而狂的时代,安迪·沃霍尔却能一眼看穿:眼前的繁华不过是一层表象——匹茨堡的工业越是发展,货架上的商品越是丰富,人们的内心,就越是单调和疏离。

那么既然无法改变它,就加入它。他接受了现实,然后就干脆用不断的复制,把艺术带进了商品的世界。

但是,好像还是有哪里不对。

就算我们能理解安迪·沃霍尔为什么这么热衷于复制,可问题是:这种“复制”,能被称作原创吗?一件作品之所以能被称为艺术,首当其冲的难道不就是它的原创性吗?

对于这个问题,艺术家葛宇路从他的理解给出了回应:

“我们如果以视觉作为定义艺术的唯一判断标准,那当两个作品在视觉上无法分辨的时候,那能说不是原创吗?”

▲葛宇路

我们觉得艺术要在双眼和双手下诞生,但安迪·沃霍尔用投影仪和双手作画,难道就不是艺术了吗?这只不过是一个用投影仪,一个用眼睛作为工具罢了。

“可以搞原创,但是没必要。”

这是葛宇路的观点。因为重要的不是作品的原创性,而是思想的原创性。

还有嘉宾CiCi和尤洋,他们在直播间里讨论起了艺术和商业的关系。其实在安迪·沃霍尔之前,没有人觉得艺术作品还能这么轻松、快速地进入商业的世界。正是在他的促成下,艺术和大众喜结连理了,还一直走到了现在。

▲尤洋(左) CiCi(右)

这场“云看展”从3号一直持续到了7号,一连5天的时间,我好像和好几个不一样的安迪·沃霍尔都分别来了一场15分钟的对话。

你说我的疑问都解决了吗?可能并不尽然,但这确实是我第一次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如此密集地听到这么多针对同一位艺术家的不同观点——重要的是,我全都听明白了。

长久以来,我们一直认为艺术与普通人之间有道屏障,艺术只是少数人的特权。因为我们早就被艺术展上各种各样完全看不懂、get不到的作品给“劝退”了。

凭什么一个小便池都能被称作艺术品??

▲ 《泉》杜尚

在画纸上画一堆“表格”就是大师画作了??

▲ 《百老汇爵士乐》蒙德里安

“……非要说这些作品是艺术,那我也可以是艺术家啊!”——你是不是也曾经这样在心里不屑地OS过?

现代艺术实在是太抽象、太深奥了,比起从前的艺术是“只要画的好,那就是大师”,现在的艺术经常给我们的感觉却是“只要人们看不懂,那就是大师”(不是)(捂脸哭)。

这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变化,艺术家们的目标已经从“我要画得好”转变成了“我要用作品告诉大家我在想什么!”蕴藏在作品中的思想,开始比作品本身的美丑,更加重要。

所以如果我们对艺术家所处的时代,所持有的观点没有足够清晰、足够深刻的了解,大概率就是会看不懂,这不是艺术家的错,更不是我们观众的错。

那怎么办呢?抖音给我们的答案是,用“云看展”给我们搭一座桥。

跑去艺术馆,结果不知道从哪看起,一脸懵?那就把展馆搬到直播间里。

没有解说看不懂?那就把专家请到镜头前面,专门讲给你听。

听了解说也还是听不懂?那就干脆直接在评论区提问,说不定还能炸出一堆网友!

每个人都有观赏和评价艺术的权利——哪怕在此之前,你对艺术一窍不通。

艺术馆不应该被看作高高在上的殿堂,而应该被看作图书馆,看作公共阅览室,对所有人无条件开放。

安迪·沃霍尔打破了商业与艺术间的壁垒,而抖音云看展这回“保姆级的服务”也打破了艺术与大众之间的隔阂,哪怕我们身处二三线小城,也能在点进直播间的那一刻,空降一线的艺术馆。

这次“云看展”,最让我感觉惊喜的,其实还是直播的方式。

安迪·沃霍尔曾经说过:“在未来,百货商店将会是一个博物馆。”

但是他没有预料到的是,在今天,连直播间都已经成为了“云博物馆”。

当我们面对着屏幕,看着屏幕里的老师面对着镜头侃侃而谈,想象着在同一时间,还有成千上万人和我一样守在屏幕前听讲、思考、评论的时候,我就好像重新找回了那种在线下逛展时,跟周围人一起,在作品前驻足、沉思,甚至讨论的感觉——这是交流的感觉。

而且我想,假如安迪·沃霍尔活在今天,也一定能够在直播界风生水起。

比如他在电影《帝国大厦》里,架了一台摄像机,一拍就是8个小时。而在这8个小时里,就只有帝国大厦这一个固定的画面。

这样一部“电影”到现在都还在面对争议,甚至很多人会觉得安迪·沃霍尔根本就算不上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导演。但是,你换个角度看,这不就是现在我们最常看见的直播吗?

▲ 《帝国大厦》

正如戴锦华老师在直播中所评价的:“他是一位现世的成功者。”我想,他的成功正是在于看透了这个时代的面貌,然后,加入它。

如果说,在安迪·沃霍尔那个时代,艺术表达生活的方式是批量生产的话,那么现在的方式,就是直播。

不过,直播并没有那么单调无趣,有着不同风格的表达方式,有着不同视角的详细解读。它把所有人通往艺术的关卡设成简单模式,让我们轻松愉悦地通关,没有阻碍地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