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越滚越大。从筹备期辐射了大半个娱乐圈的排列组合“溜粉”,到官宣主演后的撕番、阴阳剧本、魔改,《青簪行》爆款之路尚未开启,讽刺的是却已集齐了影视行业乱象。目前,剧方仍然没有给到确切说法,而该剧也在被大多数人“拒绝”。

这次粉丝之争仍然是祸起剧方的模糊操作。6月3日,《青簪行》发布了一版双人海报,没有明确番位特征的处理将本已经逐渐落幕的番位之争再次点燃,双方粉丝自带放大镜和搜索引擎,引经据典、抽丝剥茧力证自家偶像位一番,嘲讽对家“自导自演、不自量力”。

杨紫是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下场发言的“主人公”,不过在她略显诚恳的发言之后,战火蔓延的更加迅速、辐射面更加广。“你想保护这部剧,我们想保护你”,番位之争也开始向阴阳剧本、魔改等问题转移。略微讽刺的是,愈演愈烈的背后这是一场从头到尾并无太多实质证据的“网传”闹剧。

“比起谁是‘一番’,究竟是大女主的戏还是大男主的戏,更重要的难道不是这到底是不是一出好戏?如果是一部烂剧的‘一番’,是不是还有人争?”6月8日,解放日报评《青簪行》撕番位事件指出。稍早之前,CCTV6的《今日影评》也曾下场评价:“撕番过于无聊,重点还是作品质量,应该多多关注演员演技。”

官媒点评批评的《青簪行》乱象背后,国内粉丝为什么偏执于撕番位?粉丝捍卫偶像权益却为何频频踩过红线?以及牵引出来的剧方的“无作为”、演员的发声、中外饭圈文化的差异性和自主性,都颇为值得探讨。

撕番位成“月经贴”,

《青簪行》乱象的冰山一角?

国产影视剧的番位之争并不是第一次被关注,但被网友用“月经贴”来形容的恐怕只有《青簪行》了。官宣六个月、开机四个月,番位之争非但没有落幕反而愈演愈烈,而被牵扯出来的阴阳剧本、魔改注水、虚假备案等行业唯恐避之不及的乱象更是让其深陷泥潭,难以自救。

时间线拨回到2019年11月14日,《青簪行》官宣主演,本是一场流量场的盛世,毕竟吴亦凡首部电视剧作品、搭档成功晋升90后扛剧小花的杨紫,再加上原著小说、知名导演林玉芬(曾执导《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宸汐缘》)加持,是典型的预制爆款,只是谁能想到之后,话题中心长久停留在了番位之争上。

或许是本着双方都不得罪的原则,官宣当天官微选择以“同月同日生的演员”代称两位演员,或许这也是第一部官宣不点名、不艾特主演的剧集,更重要的是模糊处理的番位问题也为日后的番位之争埋下了隐患。从此粉丝之间的番位之争沦为“月经贴”,圈层内热火朝天、大众市场不知所云、剧方及演员保持沉默。

再度点燃战火的是6月3日剧方发布的一组海报,“左为尊”吴亦凡在左、居中,“上为尊”杨紫名字略突出一点点,再加上东方卫视招商大会中杨紫名字排在前列、原著中的女主视角等,都让粉丝之间的争端愈演愈烈。如果战火仅仅是停留在这一层面,或许还可以归结于饭圈文化的“畸形”,杨紫的下场改变了这一态势。

在被网友指出因海报原因剧组停工、杨紫罢工后不久,6月6日,杨紫在微博发布长文,言辞恳切表达自己对于角色和《青簪行》的责任、剧组拍摄氛围的良性,只是长文也盖章了该剧确实存在一些“不该有的争议”,尤其是已经达成共识的“剧本、番位”等,还表示“相信片方会遵守契约精神妥善处理好后续”。

无论是过度解读也罢还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也好,长文之后粉丝的保护欲再度被点燃,战火也开始辐射至阴阳合同、魔改注水、虚假备案等多个领域。微博沦为最大的战场,#杨紫回应青簪行争议#阅读量达到7.5亿,#青簪行阴阳剧本#阅读量突破5亿,#青簪行剧本#阅读量近6亿,被波及的演员从赵今麦、马天宇、到剧中一系列配角,甚至连早期于正辟谣吴谨言出演的微博都被翻了出来。

6月6日和8日CCTV6和解放日报相继下场点名批评《青簪行》,也成为这场辐射面甚广的番位之争浇下了一盆冷水。只是这显然只是事物的一面,“所有的官媒、主流媒体都在说撕番位,但是我们要的是阴阳剧本的回应”,此时粉丝一厢情愿的转移战场真的会让事态好转吗?

粉丝、演员、剧方,

谁是番位之争的罪魁祸首?

被消耗的演员、被“饭圈化”的粉丝、被讨伐的剧方,究竟谁该为这场口碑消耗战买单呢?或许谁都没有错,只是谁也难辞其咎,究其根本所谓的番位之争更多是经历了资本化和流量化之后的影视产业,遭遇了被中国化之后的饭圈文化的围剿和拦截。

天下苦饭圈久矣。在这场番位之争里,大众的矛头率先对准的往往是粉丝圈,尤其是近年来逐渐被控评、做数据、偷拍、跟踪、甚至是举报等过激行为标签化的饭圈。不可否认,部分粉丝是风暴的掀起者和助推者,不断的抛证据、扔数据、甚至是释出的杨紫的电视剧战绩,都在让话题不断发酵。

不过粉丝滤镜下的番位之争是对偶像权益的维护,是剧方应该给到辛苦拍剧的偶像应有的认可。而作为整个事态发酵的“外围者”,粉丝庞大的话题组织力和群体的团结性也让他们成了冲在战事最前方的人,而法不责众和强大的群体认同感也让他们往往会跨过“红线”。

在这场争议中,和粉丝站在同一利益线上的是演员,甚至于某种程度上粉丝是演员的“代言人”,他们将那些被内容、初心捆绑下难以言明却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提上了台面,诸如番位。番位之争的背后,其实是影视剧尤其是爆款影视剧对于一番演员的巨大提振,而这种提振包含了未来的剧本质量、商业价值等多个维度。

杨紫下场的初心或许是为了平息事端,忠于作品,呼吁大众不要提前拒绝作品,但也的确成了粉丝情绪的助燃剂,而长文中提及的番位、契约精神等也成为粉丝握在手中的新武器。同样成为引爆粉丝情绪的往往还有“某粉丝”“某工作人员”的爆料,其中真假往往在验证之前就已经率先发酵。

这也是为什么在粉丝们言之凿凿的“正义讨伐”背后,却是一系列以“网传”为根基进行的证据搜集。在粉丝发给《青簪行》剧组的“讨伐帖”里,阴阳剧本系某粉丝言之确凿的断言、魔改加戏来源于他方粉丝的控评文案中出现“天河兴”、需要被查实来源和真实性的网传飞叶通告名单等。

有能力为这场闹剧做终结便是剧方,本质上剧方正是这次《青簪行》番位之争的罪魁祸首和发酵源头。两次模糊处理埋下撕番隐患在前,面对网络上的话题发酵和粉丝喊话剧方都选择了冷处理,或许有关注就有流量的时代,这是一种变相的胜利,毕竟“黑红也是红”。只是长此以往,《青簪行》被消耗的观众缘和信任度恐怕是多少流量和话题都难以弥补。

从《盗墓笔记》到《青簪行》,

国产影视剧陷入“番位泥潭”?

国内从来不缺少撕番事件。最早被大众记忆的“撕番典型”应该是电影《画皮》,赵薇、周迅之间的比拼着实为难了一众海报设计师,上下左右都成为思量的标准;到之后《盗墓笔记》因为番位问题导致两位主演绝不碰面的现象;发展到这两年,撕番更是成为一种常态:电影《诛仙》、《小小的愿望》都曾陷入其中,不过后者更多是合同权益问题。

被网友用来认为杨紫团队“钟情于”撕番的还有电视剧《我的莫格利男孩》,借着《亲爱的热爱的》热播定档的该剧,却在杨紫微博上并无姓名,和其之前发动大半个娱乐圈为《香蜜沉沉烬如霜》《亲爱的热爱的》做宣传的态度截然不同,而有网友指出最终原因仍然是因为番位,不过这部剧一开始就明确了马天宇的一番位置。

番位问题发酵至今,甚至于连早期的《还珠格格》也被翻出来讨论;而作用于市场,从演员到粉丝,都曾是撕番的主力军。《青簪行》的撕番背后其实是演员和粉丝群体的底气:杨紫是正处于上升期的小花,自带国民度;而吴亦凡则是顶级流量,粉丝拥护度同样不低。

只是问题也随之而来,谁来为整部剧收视负责任?番位最早是日式舶来品,是指演员出现在宣传物料和影视剧中的排位次序,粉丝执着于拿下的“一番”也就是排在第一位的演员。一般来讲,番位是根据投资方、剧方和演员共同协商决定,而一番演员往往需要承担整部作品的“功毁”。只是行至国内影视产业,这一概念也发生了变化:

只享受影视剧大爆之后的荣誉,甚至作为实绩,但是并不承担市场效果不佳的责任,这也是粉丝能够肆无忌惮为偶像争一番的原因所在。毕竟当下的影视剧市场正陷入一种畸形思维中:编剧和导演往往会抢先演员成为口碑和市场效果的承担者,被“寄刀片”、被“拉入黑名单”。

而在撕番热背后,我们也应该看到作品和演技才是演员真正的立身之本。以赵丽颖为例,《花千骨》《杉杉来了》都是典型的大女主剧,但彼时的赵丽颖在两部剧中都不是一番,这并不影响其凭借“小骨”“杉杉”走红市场,并成为代表作,后者更是成为近年来卫视重播次数最多的剧集。

回归《青簪行》本身,无论是缘起于粉丝守护偶像心切,还是演员和剧方的暗戳戳博弈,这场由番位引发出来的、涉及阴阳剧本魔改等多个产业乱象的乱战正在快速消耗着市场好感度。也希望杀青在即、有望下半年在东方卫视上线的《青簪行》,能够尽早给到市场以准确答复,为这场闹剧画上句号,让市场回归内容。

END

【合作 | 投稿 |应聘 | 加群 | 转载】

欢迎添加微信

往期热文

快嘴华少X快手,“中国好舌头”首度进军直播的降维打击背后

收购埃及剧院,“影院杀手”的“主流之路”

拼多多搭国美、京东联快手,入局618的“后浪”谁最奔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