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个月微信上线送礼物功能,淘宝、抖音等都开始上线了类似功能,到底是为了抢占市场还是避免红包事件重演?这篇文章,我们看看作者给到哪些不一样的分析。

12月的时候,微信上线了“送礼”功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几乎互联网圈都在体验、讨论、分享这一新动作。

仅仅过了一个月,淘宝宣布已面向所有用户上线新功能“送礼”。

抖音紧随其后,上线送礼物系统、“随心送”功能。

再紧接着,东方甄选App也上线了“送礼”功能。

在社交APP打响送礼第一炮后,千万个电商APP纷纷响应。

那么,都是“送礼”功能,他们到底有啥不同?

一、淘宝送礼功能体验

先来看看淘宝的送礼功能体验。

在淘宝App内,支持该功能的商品商详页底部都增加了一个“送礼”按钮。根据平台介绍,目前仅部分商品支持该功能。

从价格体验上,当前恰逢天猫年货节大促,如果送礼的商品参与了年货节大促活动,则可享受85折直降优惠。也就是说原价100元直接买这个商品,如果是送礼物,只需花85元。

在价格上,送礼价格更低,更加贴心。也算是通过促销优惠借机推广新功能。

从流程体验上,送礼方在点击商详页底部的“送礼”按钮后,依然需要正常完成下单支付。与正常下单页面最大的不同是,他无需填写收货地址,并可填写礼物赠言。

购买成功后,可自定义四位数安全口令,并将安全口令与淘口令转发给他人,即为送出礼物。分享给他人的方式包括图片、链接、微信、淘宝好友分享等,基本上跟分享商品一致。

对于送礼方而言,到这里流程就结束了,后续可在订单详情查看最新进展,包括朋友是否收下礼物,安全口令等,但不能进行订单的售后操作。

在24小时内,收礼方需复制淘口令,回到淘宝App内打开链接。在淘宝app内,可先看到是哪位朋友送的什么礼物,并可查看到礼物赠言。点击收下礼物后,再选择收货地址,并输入安全口令,才算收下礼物。

收下礼物后,有一行小字值得关注”你已经与xx成为好友,可设置备注”。

如果选择查看礼物,则跳转到的订单详情页,此处与正常订单的详情页类似,可操作售后等。最大的不同,就是会显示是谁送的礼物。

而送礼方,也会同步收到一条淘宝消息通知——xx已经收下礼物。也可以在订单详情页看到是谁收了礼物。

在24小时内,送礼方可在订单列表看到订单,但是不可操作退货,只能等待收礼方收下礼物。而收礼方“收下礼物”后,可选择退货,如果售后成功,会提示钱款已经退回朋友账户,也就是退回送礼方账户。如果收礼方在24小时内未接收礼物,则礼物失效,订单关闭,系统自动退款。

也就是说,在淘宝送礼功能中,送礼方主要是买东西,分享给朋友,确保朋友可以收到礼物,而非其他人收到。而收礼方既可以决策是否收下礼物,也可以决策如何收(选规格、选地址),还可以决策如何处置礼物(售后)。

与此同时,东方甄选App也上线了“送礼”功能,在价格上,会员送礼可享会员价。

在功能体验上,除了单独送给一位好友的“单人礼包”模式,还可以选择“多人礼包”和“抽奖礼包”的送礼方式。

礼包支持一份礼物中包含多个商品。多人礼包支持一次性给多个朋友送礼。抽奖礼包则是设置抽奖人数,每个人可随机抽取礼包中的一个商品。

这两个玩法与之前提到的微信送礼下一步功能预测不谋而合。多人礼包和抽奖礼包在私域运营中还是非常有用的。

二、淘宝、微信送礼功能对比

在体验上,淘宝的体验明显不如微信。

首先,淘宝的淘口令,需要用户复制后,在淘宝APP中打开链接,才能继续完成选择收货地址等操作。而微信则是直接打开链接。在操作麻烦度上,二者天差地别。

不过这也没办法,在微信站内,微信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这就是社交巨头的话语权。也是我们在《微信送礼物,下一步是什么》一文中提到的微信玩送礼功能的一大显著优势。

当然,淘宝官方也反馈称,送礼功能是支持在微信、钉钉等App上直接送礼的,比如说接收方可在微信APP内直接点开淘口令,唤起H5界面,直接操作就可收下礼物。但是,我们也知道,微信APP内打开淘宝H5页面,体验也一般,加载速度慢,操作不方便等。

其次,收礼方除了打开链接选择收货地址,还要填写安全码。这相当于多了一个步骤。那为啥要多做这一个步骤来影响用户体验呢?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防止送出去的礼物,被其他人冒领了。

那为啥会出现冒领的场景呢?

其实还是上面的原因,微信送礼是直接把礼物发到对方的聊天框,这中间没有额外链接,也不能转发转赠,接收方是十分明确的。而淘宝是通过淘口令分享链接,这中间没有社交载体的衔接。也就是说,只要获取到了淘口令,本质上都可以复制后在淘宝APP中打开,这是存在安全隐患的。

因此,安全码步骤还是十分有必要的,虽然他还是显著影响了用户体验。

有失也必定会有得,淘口令+安全码的模式,对比微信而言,则打破了社交关系限制。

在微信,如果要送礼物,双方必须是微信好友关系。但是淘口令+安全码,则可以通过微信、钉钉、内容平台粉丝私信、短信等各种渠道,送给一切想送的人,没有任何限制。淘宝的限制明显更小。

(不过,这个限制放开似乎也意义不大,毕竟给陌生人送礼有点违背送礼物这个事情的底层逻辑,而且送礼方始终要把安全码告诉收礼方,如果连微信好友都不是,那告诉安全码又是一个额外成本。)

除了收礼方的限制,在礼物上,淘宝限制也更小。

一方面,微信不支持赠送原价超过1万元的商品,而淘宝则没有这种限制,基本可以覆盖淘宝主要商品池。

另一方面,淘宝的海量商品始终是对送礼本身最大的支持,你总不能送别人个不合心意的礼物吧,而淘宝基本上没有挑不到的东西。这比微信小店的体验要好的多得多。

这也是对比社交平台,电商平台做送礼功能的最大优势。

三、为什么大家都开始“送礼”了

那么,为啥大家都开始“送礼”了呢?

首先,我觉得最基本的,最朴素的原因,就是功能上的补齐,这更多是一个防御手段。

像淘宝、抖音这些电商平台,拥有海量购物需求用户。势必要考虑到,万一这个功能火了,自己平台用户也想送礼,却发现自己平台没有这个功能,怎么办?

所以,最起码还是要让用户觉得自身APP功能和服务是最齐全的,让用户大可放心。

有数据显示,自从12月,微信小店开启“送礼物”功能内测后,涉及微信小店概念的股票股价大涨,与微信电商深度绑定的微盟集团股价一度暴涨超50%,众多A股上市公司也发出相关公告,蹭一波热点。东方甄选上线送礼后,第二天涨超6%。股价的变化,反映了围观者的态度。

外界纷纷认为微信或将再次复制2014年“微信红包”奇袭支付宝的奇迹,借助社交的力量,让此前相对弱势的微信电商快速爆发。

2014年,也就是十年前,微信在春节前推出微信红包一战成名。如今微信如法炮制,在春节前上线“送礼物”功能,若推广开来则有可能打开微信电商新格局。

在这种关键时刻,淘宝、抖音、东方甄选纷纷跟进,看似是全新的春节“送礼大战”一触即发,但也有可能成为当年“红包大战”的翻版。

这也是在当前存量竞争时代,任何新产品、新功能的推出,都会被迅速模仿与跟进的原因。大家都怕一步慢、步步慢;一步输、步步输。

其次,春节这样的节假日“送礼”,依然是中国人,是用户,实实在在的需求。只要满足了用户需求,就必定有助于平台销售的增长。

送礼功能既能够满足用户在节日、纪念日等特殊场合的送礼需求,也能借助社交关系链,实现礼物的赠送和接收,增强用户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

虽然微信、淘宝、东方甄选在功能体验上各有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实现商品的销售和推广,进而推动电商业务的快速增长。社交电商相比传统电商的一个显著优势,就是通过用户自身扩散,直接降低用户流量成本。

大家都希望通过社交化的消费模式,创造新的购物的驱动力。

再有,平台利用自身优势开疆扩土、攻城略地,始终是互联网永恒的主题。

站在微信的角度,微信的基本盘是社交,在社交网中,一个商品与一张图片、一个表情包、一个商品、一篇公众号文章、一个视频号视频是没有区别的,他都是一个社交工具。

用户有分享图片、视频,产生沟通、聊天的需求。自然也会有分享商品、购物、赠送的需求。

既然微信拥有这么大的用户群体,为什么不满足这些用户的需求,让社交APP更加坚不可摧的同时,还能增加电商部分的收益呢?

所以,微信想要引入电商,通过“送礼”功能,把电商商品交易融入到社交关系网中,丰富社交工具网的同时,打开了电商的新大门。

(据说,现在微信小店的注册量激增,甚至需要排队)

而对于淘宝这样的电商平台,他的基本盘就是电商。在电商这个商城中,有无数琳琅满目的商品,不同的用户都可以进入这个商城,挑选、比较、尝试,最终成交。

但是,在这个商城中,如果是家人朋友一起逛商城,一起购物,那无形中就会带动商品的交易,促进商城规模的增长。

上文中,有一点值得关注的是,淘宝就收礼方收下礼物时,默认会建立收礼方和送礼方的好友关系,也就是二者在淘宝app内成为了好友。后续送礼方会收到收礼方已经收礼的信息,收礼方也会被引导去感谢收礼方。

同时,在订单详情页中,无论是收礼方被告知送礼方是谁,还是送礼方被告知收礼方是谁,后面都有一个显眼的”联系他”标识,而这个联系就是在淘宝app内聊天。

通过这些潜移默化的”绑定””联系”,淘宝想让好友之间在自己app内进行聊天、互动、分享的意图,昭然若揭。

所以,淘宝想要引入社交,通过商品建立起用户之间的社交关系网,然后通过社交关系网促进电商的交易。

一个是从社交关系网进入电商,一个是从电商商城进入社交关系网。

虽然他们的出发点和底层逻辑不同,但是目标都是一致的——从自己的基本盘出发,再抢占新的城池。

最终实现的都是社交+电商。

(不是社交电商,也不是电商社交,而是社交+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