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电子商务以一种通常被称为跨境电商的形式在全球范围内扩张,与传统的国内电子商务不同,跨境电商使全球贸易能够克服语言、文化、时间、距离等因素的限制进行跨境在线交易。伴随着“一带一路”的逐步落实以及各项政策的稳步推进,为我国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了更多契机,跨境电商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并成为电子商务领域的推动力,跨境电商在电子商务中的份额正在逐步增加。
跨学科和跨地区的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视角研究在跨境电商领域逐步展开,但是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学者们对整合跨境电商研究文献较少,导致该领域的研究结果暂时较为零碎,因此,应该对学者们进行系统的文献综述,介绍跨境电商领域的研究现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研究旨在通过和 Excel 2019对CNKI、Web of 核心合集中的筛选的跨境电商相关研究进行系统的概述,为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全面了解跨境电商领域研究提供参考。此外,本研究对跨境电商领域文献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整合,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为研究者继续推进跨境电商领域研究提供信息基础。
2.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参考
2.1. 文献检索与筛选
中文文献:选择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采取选择高级检索的方式进行文献筛选,以“跨境电商”为主题,控制期刊文献来源类别为“北大核心”、“SCI”、“EI”、“CSSCI”、“CSCD”、“AMI”进行检索,检索时间设置为2005年至2024年。文献筛选在主题检索基础上,纳入人为筛选标准进行二次筛选,对不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剔除,文献剔除标准:来源于会议、报纸、新闻报道的文献;没有作者署名的文献,得到1248篇有效期刊文献,以此作为研究分析的有效样本,建立样本的数据库。
英文文献:选择Web of 核心合集(Web of Core )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以“TS = cross- e-”为检索词进行主题检索,检索时间为2005年至2024年,选择“ Index”、“ ”,检索得到413条数据,以413篇期刊文献作为研究样本,建立样本数据库。
2.2. 分析工具
本研究采用 (6.2R6 )和 Excel 2019对样本文献的发文量、作者、关键词等进行分析,绘制可视化图谱,了解该领域历史研究情况,发现跨境电商领域的研究前沿。
2.3. 研究方法
将筛选好的期刊文献导入到 (6.2.R6 )软件中,以作者、关键词、机构作为文献的节点,对导入的文献进行可视化绘制分析。时间切片为2005~2024年,切片的年数选择为“1年”,其余保持默认设置,来对文献进行分析。具体的流程见。
1. Flow chart of and
图1. 文献筛选及分析流程图
3. 跨境电商的研究进展
3.1. 发文量分析
2. The and trend of in and
图2. 中英文文章发文量及变化趋势
中文文献:2005~2024年共检索跨境电商相关研究文献1248篇。根据的可知在2014年出现第一篇以跨境电商为主体的中文文献,此后较长时间内都维持在较高水平,在2023年得到顶峰169篇,(2024年尚未结束,因此不做考虑)。
英文文献:2005~2024年共检索跨境电商相关研究文献413篇。2016年为第一篇跨境电商为主题的英文文献,之后逐年增加,在2022年达到顶峰,整体发文量呈现递增趋势(详见)。
3.2. 作者及机构分析
中文文献:在2005年至2024年的时间范围内,有311位作者和284个机构参与了与跨境电商相关的研究。英文文献:在2005年至2024年的时间范围内,有222位作者和206个机构参与跨境电商相关的研究。
Table 1. The top 8 in the field of cross- e-
表1. 跨境电商领域发文量前8位的作者
序号
姓名(中文)
频次
姓名(英文)
频次
张夏恒
18
Mou, jian
马述忠
16
Niu,
张洪胜
Ma,
杜志平
, Maria
薛朝改
Zhang, Wei
曹武军
Han,
付帅帅
Chen, Shan
何江
Xiao, Lin
Table 2. Top 8 by of
表2. 发文量前8的机构表
序号
机构(中文)
篇数
机构(英文)
篇数
浙江大学中国数字贸易研究院
14
11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13
of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12
South China of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11
郑州大学管理工程学院
10
西北政法大学商学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of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Hong Kong
利用软件进行作者共线,选择节点类型为“”,中文文献连线数为69,密度为0.0014;英文文献连线数150,密度为0.0061 (网络密度达到0.1为联系密切)。作者共线作为识别学科领域核心作者和合作关系强度的重要方法,可以看出无论在中文文献还是在英文文献的跨境电商研究领域,作者整体分布较为分散,作者之间的合作较少,相对而言,外文文献作者合作更为紧密。跨境电商领域作者发文量见。
使用软件,节点类型勾选为“”。中文文献发文量前八的机构(见),其中前三的机构分别为:浙江大学中国数字贸易研究院(14篇)、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13篇)、浙江大学经济学院(12篇);英文文献发文量前八的机构(见),其中前三的机构分别为: (11篇)、 of (9篇)、South China of (8篇)。
中文文献有284个节点,65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16;英文文献有206个节点,156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74。国内外跨境电商领域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合作较少,外文文献合作水平整体高于国内,学术交流有待加强。
4. 关键词分析
4.1. 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反映的是文章重点研究的内容,通过分析关键词频次和中心性,有助于挖掘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节点类型选择“”,绘制关键词共线可视化图谱(见)。
中文文献图谱共415个节点,594条连线,“跨境电商”(781次) (中心性1.37)、“跨境物流”(45次) (中心性0.12)、“电子商务”(34次) (中心性0.07)关键词在图谱中的节点最大,中心性较高;英文文献图谱中共286个节点,837条连线,“cross- e-”(155次) (中心性0.37)、“model”(51次) (中心性0.1)、“”(42次) (中心性0.1)属于图谱中关键词前三名。
3. of in and
图3. 中英文文献关键词共线图
4.2. 关键词聚类分析
关键词聚类能够根据数据特征发现数据隐藏的关系。网络的模块化水平可通过和进行度量。用于评估网络中分离成相互独立模块的程度,其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通常情况下,要求 Q > 0.3,数值越接近1则模块越独立。用于评估聚类的不确定性,其取值范围为−1到1。通常情况下,要求 S > 0.5,数值越接近1则模块越独立。
中文文献 Q = 0.4992 > 0.3, S = 0.8841 > 0.5;英文文献 Q = 0.5955 > 0.3, S = 0.8026 > 0.5,聚类结论可信且聚类内部模块独立性高。
对中文文献进行归纳聚类标签包括#跨境电商、#跨境电子商务、#跨境电商平台、#“一带一路”、#海外仓、#对外贸易、#电子商务、#数字贸易、#协同发展、#大数据。
对英文文献进行归纳聚类标签包括# 、# 、# 、#sales data 、# 、# study、# 、# 、#road 。
4.3. 突现词分析
关键词突现能够探测出持续时间最长的关键词和近期的研究热点问题,对于归纳跨境电商领域主题并预测未来研究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用软件对2005~2024年发表文献中的关键词进行突现。在的中文文献前15个突现词中,突显强度最大的关键词“电子商务”,强度为4.46;突显时间最长的是“电子商务”、“双循环”、“贸易成本”,时间跨度4年;“双循环”、“贸易成本”、“数字贸易”、“数字经济”、“中介效应”、“扩大开放”、“融资约束”、“消费升级”从突显开始延续到至今,未来研究方向仍然可能朝着这8个突现词相关方向发展。在的英文文献前15个突现词中,突现强度最大的关键词是“ risk”、强度为2.69;突现时间最长的是“ ”、“”、“”,时间跨3年;“”、“”从突显开始延续到至今,未来研究方向仍然可能朝着这2个相关研究方向发展。
4. Cross- e- words in and
图4. 中英文文献跨境电商突现词
5. 国内外跨境电商研究热点主题与趋势
通过分析跨境电商关键词共线、关键词聚类、突现词,当前国内外跨境电商研究热点主题与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5.1. 国内研究热点主题与趋势
第一,热点与跨境电商相融合,如双循环、数字经济等。互联网、大数据等的发展以及全球一体化促进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跨境电商作为全球贸易的交易平台,研究学术对于其发展一直处于高度关注状态。荣飞琼和郭梦飞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跨境电商物流平台信用体系;李家华通过大数据技术研究人工智能跨境电商导购平台的个性化算法。卢柯颖和吴东针通过实证分析论述跨境电商企业客户互动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积极影响,语言摩擦是跨境电商企业客户互动与新产品开发绩效间的重要调节因素。赵新泉等认为发展“丝路电商”是新时期推进“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新渠道、新亮点。对当下热点与跨境电商相结合、将新型技术引入跨境电商领域进行应用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第二,跨境电商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研究。消费者的在跨境电商平台的行为,对跨境电商平台的销售十分重要。针对消费者的行为等方面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张蓓等研究得出跨境电商平台中的食品信息、平台声誉等信息能够明显增强消费者的安全感,降低不确定性。杜芳芳的研究提出跨境电商企业应当加强与消费者的交互,避免形成误会,通过建立信任关系,共同创造价值。陈皓云等调查跨境电商平台用户体验对葡萄酒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消费者对跨境电商的销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消费者在跨境电商消费者关注的重点进行研究是未来研究的一个趋势。
5.2. 国外研究热点主题与趋势
第一,市场与消费者行为研究。研究跨境电商市场增长趋势,消费者在跨境购物中的偏好和行为模式。这些研究通常涵盖消费者的购买动机、信任度、支付偏好等方面。Chen J等对跨境电商生态系统内部和外部刺激、认知和情感状态、接近和回避行为等因素进行分类,并归纳出两种消费者行为模式,从而全面理解跨境电商中的消费者行为。
第二,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导致跨境电商成功或失败的四大类因素上。这四组因素包括文化价值观和人口统计、沟通、货币成本以及宏观层面的政策和控制机制。跨境电商物流对消费者购买有负向影响,Jiang, H. 和Pei 等认为等待成本和交付成本会阻碍购买意愿,甚至引起消费者的投诉,导致跨境电商企业处于低水平运营状态。Bao等提出来自销售者或产品的所在国文化效应对消费者对产品信心存在影响。
6. 结论及建议
利用软件,对CNKI、Web of 核心合集数据库中跨境电商领域文献进行系统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及建议:
(1) 国内外对跨境电商研究的关注度持续提升,研究文献体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中英文文章跨境电商研究政策导向性明显。跨境电商受到宏观战略影响十分明显,相关政策文件一经发布,跨境电商的发文量明显上升,经济发达地区跨境电商学术研究更加活跃,学术研究者从现实出发,积极响应各项政策措施的号召,强化政策导向性对跨境电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消费者在进行跨境购物时可能表现出独特的特征,对新技术和创新保持乐观的心态会增加消费者跨境电商的购物。消费者的特征值得进一步探索,消费者对外国文化和产品的积极倾向,从而推动消费者购买和使用跨境电商消费。例如等提出部分消费者偏袒外国和贬低自己的国家,Han 提出消费者爱国主义会对与本国关系不和谐国家产生仇恨。国家政策的宣传对跨境电商消费影响显著,宏观层面可做好对应的工作,对消费者行为进行引导。
(2) 作者和机构共线分析显示,中文作者、机构间的合作较少且更为分散,英文作者、机构间的合作相较于中文文献更多且更为集中。未来跨境电商需要学者、机构多进行合作,进行思维碰撞,从新的角度、视角思考问题,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核心作者群体。
(3) 完善学科交叉下的研究创新。从机构分析可知,在跨境电商研究领域涉及不同的学院,涉及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等多个学科,单一环节的跨境电商研究无法契合跨境电商行业的实际需求,学科交叉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是跨境电商未来发展创新的关键,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中外合作,完善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对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意义深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