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组(CCSA TC8/WG5)成立三周年暨第十三次标准会议在云南昆明圆满落幕。会上,由快手牵头编制的《短视频社区易受骗人群识别与预警指南》等首批10项反诈行业标准正式发布。

此次会议汇聚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公安部刑侦局有关处室负责同志,以及来自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终端厂商、安全厂商等单位的近百名专家。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对近年来信息通信行业在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方面取得的成效给予了肯定,并对标准研制工作提出了三点期望:深化反诈标准研究、积极参与标准研制、注重实效推进反诈工作。同时,公安部刑侦局也从加强行业标准落地实施、推进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及推动公安反诈业务与行业反诈工作深度融合等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

会上,快手作为互联网企业代表,分享了其在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方面的实践经验。快手反诈工作组相关负责人表示,快手一直高度重视反诈工作,专门成立了由多业务部门组成的快手反诈工作组,并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反诈专班、国家反诈中心等部门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反诈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压实平台主体责任,利用人工智能AI和大数据技术,积极开展反诈治理实践。

基于自身丰富的反诈实践与经验,快手牵头编制了《短视频社区易受骗人群识别与预警指南》行业标准,并积极参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组织的反诈标准体系建设。此外,快手还先后参与了涉诈电信网络资源特征通用识别框架、涉诈互联网账号核验处置技术要求等6个行业标准的编制工作,为短视频行业反诈实践贡献了宝贵的快手经验。

据快手反诈技术专家介绍,快手通过全链智能风控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并拦截96.5%的诈骗引流行为。同时,快手自研的易受骗人群识别与预警系统,也能够精准识别并提醒存在潜在风险的用户。该系统日均主动触达潜在受害人1.5万余人次,全年通过多渠道和场景发送反诈提醒高达1.39亿人次。此外,该预警系统还为平台定位诈骗作恶账号提供了强大的大数据技术支撑,进一步提升了平台的反诈治理能力。

此次《短视频社区易受骗人群识别与预警指南》行业标准的发布,标志着快手在反诈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实践经验得到了行业内的广泛认可。未来,快手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与业界同仁共同努力,推动反诈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为广大用户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短视频社区环境。(心月)